悦纳自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知识科普 > 悦纳自我 > 正文

解读大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

发布时间:2022-07-18 浏览:

1.如何适应新的校园环境

第一次离家远行的入学旅程,是大学生独立处理事情的开始。入校后能否迅速地了解和熟悉校园环境,将决定新生能否在新的环境中自如的生活与学习。

首先要尽快熟悉校园的“地形”。例如亲身了解图书馆、食堂的位置,其都在什么时间段上班等。不要担心迷路,倘若迷路了也要勇于向他人寻求帮助。

其次,要多向学长请教,这是熟悉校园环境最快捷的方法,多数学长都比较愿意把经验传授给新同学。

另外,向同乡请教也是不错的选择。

最后,在班级中担当一定的工作。因为班级工作与院系等单位联系较多,许多办理部门需要寻找,这样何愁校园环境不熟悉呢。

2.如何适应校园中的人际环境

大学的师生关系将变得非常离散,学生要学会做自己的老师。此外,能否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一个关键。

在大学,班级导师或辅导员最多一周与学生见一次面。任课教师除在上课时间与大家见面外,平时很难遇见。在学习和生活上,老师只把握大的方向,具体的工作大多由学生自主完成。

为了能够较好适应这种新的师生关系,大学新生要学会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检查学习效果,并主动征询老师意见,请求老师解答问题。“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让我们学会尊敬每一位师长。

在新生的人际关系中,最突出的是同学关系。由于大家分别来自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家庭,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往往容易发生分歧,甚至产生矛盾。

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必须面对它并接受它。学会承认各人有各人的生活习惯和价值体系。如果别人的生活方式有碍于你的生活,你就需要委婉地提出意见,并适当地进行自我调整。

在处理同学关系时做到对人宽,对己严,切忌以自我为中心。在平时的生活中,做到三主动:主动与同学打招呼,主动和同学讲话,主动帮助别人。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不要计较回报。

在给同学提意见时,必须讲究方法和技巧。需要注意的是,给别人提意见一定不能当着众人的面,以免使对方难堪、丢面子。

3.如何适应语言环境

在大学应尽量使用普通话。大多数同学由中小城市或乡镇农村走来,入学时普通话水平不高,这样不仅会影响到人际交往的质量,也会由于交往的不顺对自尊心和自信心产生负面的影响,进而影响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因此,大学新生对语言环境的适应问题是不可忽视的。

语言环境的适应并不难。新生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应多向字典学习,向普通话好的同学学习,尽量掌握标准的发音。在发音准确的基础上,进行不懈的练习,发现错误及时纠正,不断提高交流的质量。

除此之外,掌握一些必要的地方方言也有助于适应环境。在与当地人打交道时,可避免发生“欺生”现象。尽快适应语言环境,有利于自身角色的转变。

4.如何适应校园外的社会环境

到异地求学就意味着踏入另一个社会环境,怎样搭乘公共汽车、怎样向别人问路、怎样去商场购物等都要逐步熟悉。否则会影响自己在新环境中的正常生活。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很好地适应校园外的社会环境呢?

首先要主动接触当下的社会环境。把自己关在校园里闷头读书,对外面的社会不闻不问,是永远也不会适应社会环境的。勇敢的走出“象牙塔”,到校园外的世界看一看,不逃避现实也不做无根据的幻想,有目的地进行一些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而认清自己在这个社会环境中的实际位置。

其次,要积极调整选择恰当的对策。新生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要从主观上采取积极态度;在调和社会环境和自身之间的矛盾时,要审时度势,有条件地选择改造环境的条件,无条件地选择改造自身的办法,避免想入非非和自暴自弃。

新生入学之生活适应篇

1.如何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上大学后许多事情需要独自处理,开始真正的独立生活。

学会打理日常的生活。准时起床、就餐,学会自己料理床铺,学会自己洗衣服,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尽量多和同学进行交流,因为同学间的互相影响和互相学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独立生活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对钱财的管理。

介绍一种“理财”的方法,在生活中盘点哪些开支是必须的,哪些开支是完全不必要的,哪些是可有可无的。钱要花在刀刃上,要避免完全不必要的消费。此外,还要根据家庭的经济能力和自己“勤工俭学”的能力来进行日常消费。对消费项目做清楚的分析后,再确定每月的“消费计划”,使之切实可行。并尽量按计划执行,多余的钱可以存入银行,以备不时之需。

2.如何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代表着个人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能促进个人的身心健康,而且对人的未来发展有间接的影响作用。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确保顺利度过大学的一个重要基础。为了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从大一起,就该切实重视这个问题,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不良生活习惯的养成。

首先,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形成良好的作息规律。因为有规律的生活能使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交替进行,天长日久,能在大脑皮层上形成动力定型,这对促进身心健康是非常有利的。养成早睡早起和适当午睡的习惯,保证每一天精力都充沛。

第二,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学习之余的文体活动,不但可以强健体魄、缓解刻板紧张的生活,还可以放松心情、增加生活乐趣,提高学习效率。

第三,保证合理的营养供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切忌饮食不规律。千万别忘记了早餐。加强全面营养,多吃水果和蔬菜。

第四,避免滋生吸烟、酗酒、赌博、沉溺于网络游戏等不良的生活习惯。

3.如何安排课余时间

大学校园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有各种各样的讲座、学术报告、文娱活动、社团活动等。那么如何合理地安排课余时间呢?

首先认识自己。以不断增长特长、最大化弥补缺点为原则。明确近期内要达到哪些目标,自己最迫切需要改变的是什么,各种活动对自己的发展意义有多大等等。然后做出最好的时间安排,并且在执行计划中不断地修正和完善。

另外,制定一份可行的休闲计划,对一些较重大的节假日和休闲项目做出妥当的安排,利用可利用的条件予以实现。比如在国庆假里,请本地同学做向导,结队去周边景点游玩等。当然,别忘记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务必拥有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因为身体好一切才有可能。

善于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一些有益的文娱活动,培养多种积极的兴趣爱好。若能够拥有一项或多项自己感兴趣而又擅长的活动,那便是人生一大快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地做些勤工俭学的工作。建议在大一时可以从发传单做起,由此锻炼胆识,并为以后做智力技术类的兼职工作做铺垫。

此外,在课余时间一定记得阅读。从中国古典书籍读起,别遗忘了老庄哲学。虽然图书馆的陈书很破旧,但笔者相信四年后许多书我们仍没有读过。当然,真正的实用知识源于实践经验,记得尽我所能走出书山去大胆尝试吧。

新生入学之心理适应篇

1.大学新生如何认识自己的角色改变

从某种意义上说,能考上大学的同学在中学时都是学习上的佼佼者。在大学几乎每个人都有着辉煌的过去,如果重新排定座次,就只能有少数人保持原来的位置。大多数学生将从中心角色向普通角色转变,自我评价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在“高手如云”的大学新班集体中,由于学习方法、计分方式或其他原因,原来的佼佼者可能会掉队。那么,许多以前以学习成绩优秀而建立起自信心的同学,便会沉重地丧失自尊心和自信心,严重者会导致神经衰弱和抑郁症。然而,这好比省运动队的第一名,进了国家队可能变成第三、第四名,但是能进国家队,本身就足以说明他是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了。因此,适当降低对自己的期望值,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你就会以开朗的心情投入大学生活,从而获得丰富多彩的人生感受。

在大学,评价人的标准并非是单一的学习成绩。综合能力更是实际中衡量一个人素质水平的重要因素。比如知识涉猎面,或社会交往能力……这些都有助于新生在角色转变后找到自己的位置。

2.如何进行有效的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指自己对自身条件、素质、才能等各方面情况的一种综合判断。大学新生对自我的评价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活中的学习效能、职业选择和事业奋斗中的自信心。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有两种渠道,直接的自我评价和间接的自我评价。

进行直接的自我评价,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的自然条件,包括健康情况、心理状态、智力水平等,还可以把自己的生物节律周期、智商情商指数、气质类型、性格特点等作为参考。其次,是用自己在不同方面中取得的不同成绩做比较,以此发现自己的长处,进而确定奋斗的目标。

间接的自我评价是指通过与他人行为的对照及情况的比较,来发现自我认识的偏差。“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帮助我们正确选择奋斗方向的前提。在自我评价中,要使思维方法尽可能做到全面、辩证和灵活。

3.大学新生如何增强自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心理动力。在走路时让我们保持昂首挺胸的姿势。在反思自己的成功时多给予积极评价,不断地进行自我激励。对于计划制定可以完成的目标,多向富有积极倾向的人学习。这些都有助于自信心的增强,让自信成为一种习惯吧。

英国心理学家克列尔•拉依涅尔提出了10条增强自信心的方法:

1)每天照三遍镜子。清晨走出宿舍之前,对着镜子修饰仪表,整理着装,务必使自己的外表处于最佳状态。午饭后,再照一遍镜子,修饰一下自己以保持整洁。晚上就寝前洗脸时再照照镜子,告诉自己“我度过了美丽的一天”。这样做可以消除对自己仪表的不必要担心,有利于把注意力集中到该做的事情上。

2)不要总想着自己的身体缺陷。每个人都有身体缺陷,完美无缺的人是不存在的。其实,人们往往并没有那么在意你的缺陷,只是自己在担心罢了。

3)你感觉明显的事情,他人不一定注意得到。当你在众人面前讲话感到面红耳赤时,你的听众可能只是看到你两腮红润,令人愉快而已。事实上你的窘态并没有那么容易被其他人发现。

4)不要过多地指责别人。如果你常在心里指责别人,这可能会成为习惯。应逐渐克服它,总爱批评别人是缺乏自信的表现,何况这无疑是在拿别人的错误惩罚着自己。

5)多数人喜欢的是听众。当别人讲话时,不要急于用插话来博得别人对你的好感。你只要认真地倾听别人的讲话,他们就一定会喜欢你。

6)为人坦诚,不要不懂装懂。对不懂的要坦白承认,这不仅不会损害你的形象,还会给人以诚实可信的感觉;对别人的魅力和取得的成就要勇于承认,并致以钦佩和赞赏。

7)在人海中结交一位或几位患难相助、荣辱与共的朋友。这样在任何情况下你都不会感到孤单,“你说我听,我说你听”的方式也有利于打气加油。

8)不要试图用酒来壮胆提神。如果你害羞腼腆,那么就是喝干了酒瓶也无济于事。只要你潇洒大方,滴酒不沾也会受到大家的欢迎。

9)拘谨可能使某些人对你含有敌意。如果某人不爱理你,则不要总觉得自己有错。对于有敌意的人,不讲话虽不是最好的方法,但却是唯一的方法。

10)一定要避免自己处于一种不利的环境中。否则此时虽然人们会对你表示同情,但他们同时也会感到比你地位优越而在心里轻视你。

4.如何面对入学的心理丧失感

凡事有利有弊,人生有舍才有得。当来到外地上学,你就获得了更为自由的学习环境,但同时却离开了亲情与友情的关爱。许多大学新生面临众多的“心理丧失”。这种心理丧失所带来的挫折感往往困扰着大学新生。那么,怎样才能走出心理困境呢?

人生本是一个不断“丧失”的过程:胎儿丧失了襁褓,才能学会站立和走路。我们丧失暂时的,却可以迎来更大的发展机会。你今天由于丧失所带来的暂时不愉快和不适应,换来的正是明天的飞跃。

如果明白了这些,那么与其消极被动地面对新环境,不如积极主动地去适应。如果你想赢得别人的喜爱,赢得朋友,就需要大胆开放自己、主动关心别人,让更多的人了解你,走近你。如果一味沉浸在自我的“孤独”之中,把感情寄托在以前自我封闭起来,那么从何谈起走脱心理丧失感呢?这样的人,又有谁会喜欢呢?

时光变迁,你会越来越发现新同学一样可爱。当你有了新的朋友,就会有人分享你的快乐和烦恼,你也就有了更多的进步动力。不管你愿不愿意,人都是要长大的。长大就意味着要面对更多的变化,意味着不断地去适应新的、更加复杂的环境。

5.学习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

在身心发展过程中,有意识地掌握一些常用的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对心理放松和消除心理压力是很有帮助的。在此笔者只介绍冥想法。

冥想是传统的东方文化,是减除压力的方法之一。其要求我们集中于某一文字或图像上,并且摒弃所有杂念。其步骤如下:

1)选择一个不会被打扰到的时间和地点。

2)坐在直背的椅子上,或双腿交叉坐于地上,双手轻放在大腿上。保持上身直立,别让头或肩倾斜或背部往后倒。在保持这种直立姿势之余,尽量放松肌肉。

3)合起双眼,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保持轻松自然。

4)别让注意力随呼吸而转向全身,要选择一个焦点,例如:鼻孔或腹部,并坚持下去,让呼吸的感觉占有你的全部意识。

5)当杂念出现,既不要随它跑,也不要赶跑它。只把注意力集中于呼吸,在吸气时数1,在呼气时数2,不要聚焦于想法。

6)冥想过程结束后,慢慢站起来,在从事各种活动时,保持住在冥想过程中身体体验到的平衡意识。用“意识”呼吸的方法去努力意识周围的所见所闻,不要急于将它们概念化,不要急于对它们下结论,也不要急于脱离联想。

在初始阶段,你每一次坐下来冥想的时间长短是无关紧要的,别为自己确定不可能的目标,因为如果你无法坚持这些目标,就会心灰意冷,固定在每一天同一时间训练比坐得时间长短更重要,因此最好固定在每一天的同一时间练习冥想。对初学者而言5分钟已足够,随着练习的增多,冥想的时间可延长到每次1520分钟,甚至更长。

冥想的益处在生理上可减低心跳和呼吸的速度、肌体的紧张。在心理上,通过冥想可消除紧张、焦虑和恐惧的感觉,加强自我控制能力,正面面对压力,远离负面的情绪。

冥想的最佳时间为早上刚起床和晚饭前。冥想时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如果你不能够集中,而转移到其他杂念上,可让自己在吸气时数1,呼气时数2,把注意力推回到呼吸上。假如你想进行20分钟的冥想,不要去设闹钟来提醒自己,你只要轻轻睁开眼睛,看看时间若是已达到20分钟便可停止,否则可继续进行。但当你熟练后便能掌握了。

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有很多。在今后的日子里,建议你有选择性地涉猎此类知识。

【注:选文时有删改】